我来wolai产品界面
像这样“All-in-One”的笔记产品,是近年来协同办公平台的一大潮流,其行业标杆为成立于2012年的Notion。目前,Notion的最新估值已达103亿美金。
而在2020年“PLG”(产品驱动增长)概念大火后,国内也出现了不少Notion的追随者,我来wolai正是其中之一。2020年,我来wolai曾获得来自策源创投的数千万元融资,36氪曾对此进行报道。
对钉钉而言,收购我来wolai,更多是出于业务协同上的考虑——要更快地补足产品能力,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协同办公赛道竞争。
随着疫情带来的用户增长红利结束,几大协同办公厂商激战持续。竞争的重点,逐渐从争夺用户规模,转移到高质量的收入上。
2020年,因“云钉一体”战略并入阿里云后,钉钉开始一系列战略转向。一个典型例子是,DAU原来是钉钉的核心业务指标,但在“云钉一体”后,钉钉主动调整该目标——不要10亿,要100万(付费企业)。
钉钉负责人叶军在公开报道中称,“钉钉团队是在飞行中掉了个头,至少是90度”。
要做大收入,就不得不真正重视产品功能和体验。协同办公套件大致可以分为IM、文档、邮件、会议等几大模块,而“云钉一体”后的钉钉,其目标变成了要做云上的“微软Office”,收购我来wolai,正是对产品功能、体验上的补足。
单从文档模块而言,钉钉以往的投入并不算大。一位企服领域投资人对36氪表示,钉钉文档团队规模在百人左右,而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文档,仅仅是研发人员就超过300人。